摘要:两百年前,在中国南通州的一条小巷子里,人们发现了一块掺有红黄二色的石头,天然的颜色和纹理显出“官地”的字样,于是这条小巷子被改名为“官地街”。教育家李吉林就居于此街73号。“田野上的花朵”1938年,日寇侵占南通城。这年端午一过,城内的李家媳妇明显觉得孕身发重,她感到临盆就这几天了。
作者:丁伟
机构地区: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
出处:《江苏教育》2020年第57期8-15,共8页
关键词:李吉林官地南通州教育家
分类号:G63[文化科学—教育学]
摘要:两百年前,在中国南通州的一条小巷子里,人们发现了一块掺有红黄二色的石头,天然的颜色和纹理显出“官地”的字样,于是这条小巷子被改名为“官地街”。教育家李吉林就居于此街73号。“…
摘要:两百年前,在中国南通州的一条小巷子里,人们发现了一块掺有红黄二色的石头,天然的颜色和纹理显出“官地”的字样,于是这条小巷子被改名为“官地街”。教育家李吉林就居于此街73号。“田野上的花朵”1938年,日寇侵占南通城。这年端午一过,城内的李家媳妇明显觉得孕身发重,她感到临盆就这几天了。
作者:丁伟
机构地区: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
出处:《江苏教育》2020年第57期8-15,共8页
关键词:李吉林官地南通州教育家
分类号:G63[文化科学—教育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