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对北大清华毕业的夫妇望房兴叹。
于是去问禅师:
我们买不起学区房,该怎么办?
禅师:
如果北大清华毕业的都买不起房,
那你买学区房做啥……
这是一段网络热传的段子,这个段子之所以走红是因其反映出国人在高房价与低收入之间挣扎。无数的父母正被学位房的洪流裹挟着,仿佛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为了孩子不落人一步,家长们无奈却不得不前往“战场”。
在对学位房的追求上,北京的父母敢问第二无人敢问第一,完全就是变态到极致。或许你也听说过1200万39平的学区房,这足以说明问题。
可以想象,为了学位,家长们完全可以买单个房间,买走道,买几堵墙壁,如果单独的洗手间可以卖,估计也会有人买。
为了一个好学校,钱算神马?我估计百分之七八十的土豪家长是感谢学区房的,因为这个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花钱解决的。
是的,从买卖的角度来看,学区房价高者得,是公平的。但从教育资源分配角度,这毫无公平可言。
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曾表示:谁出得起25万?其实现在已经不止25万了,一个地下室10平米卖到400多万,那就是40万一平米。这是表面为了教育公平的一个政策,实际加大了教育的不公平。我觉得国家必须下硬手段,来调配所有小学间的资源。
意腾学长心想:等国家调配完教育资源,黄花菜都凉了…
无奈之下,家长们只能一边咒骂天价学区房,一边正在前往战场的路上。
我认为:在国内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下,学区房是最现实的选择,但却不是最好的选择。试想一下,连清华北大毕业的都买不起房,你买学区房干啥?
为了孩子赢在起跑线上?是的,清华北大毕业更容易拿到高于平均毕业生的工资,但是并不意味着能够拿到社会财富分配的最大比例。
为了孩子受到优质的教育?抱歉,中国基础教育世界一流没问题,但在综合教育方面相比国外真不是差那么一星半点。
有专家认为:买“天价学区房”不如改善家庭教育品质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家庭教育在帮助孩子“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。
貌似挺有道理的,不过重视家庭教育、忽视学校的排名之类话,在意腾学长看来都是精致的屁话。如果让自家孩子放弃排名靠前的学校、放弃优质的教育,你愿意吗?!
既然不愿意,对“天价学区房”却又无能为力,不如为孩子换个优质的教育环境!
更多教育资讯,请关注“有趣有料有个性”的微信公众号《新加坡留学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