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我们这一代的爸妈有过考专八的经历,天天看书,结果分数不尽理想,仅仅是因为用错了方法。而到了孩子这一代,家长都想个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,市面上的英语机构又很纷繁杂乱,如何选择成了一个难题。
想当年我们学英语是那样的悲催
每回说到英语学习的“弯道超车”问题,我都会想起当年考英语考专业八级的“悲愤”经历:
那时候我是个虔诚的“天道酬勤派”,只要是我愿意干的事儿,都特别舍得下苦功,很傻很天真地认为,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。
迎战专八考试的那几个月,我天天抱着《专八词汇》往死里啃,最后考试分数居然比天天打游戏的前男友还低。
我气得几乎背过气去,问前男友:你背地里都是怎么刻苦用功的?
他反问我:谁说我背地里用功了?以我的天分,拿下专八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?
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,当时他的英语水平比我好出一大截,竟然是因为他们乐队里有个澳洲鼓手,这对“好基友”天天腻在一起。
他们打游戏用英语,讨论乐队业务用英语,写歌词用英语,谈人生谈理想还是用英语……
这就相当于,在我像肖申克一样,吭哧吭哧用勺子挖地道越狱的时候,他已经用炸药直接把牢房炸飞了。
那时候我是个虔诚的“天道酬勤派”,只要是我愿意干的事儿,都特别舍得下苦功,很傻很天真地认为,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。
迎战专八考试的那几个月,我天天抱着《专八词汇》往死里啃,最后考试分数居然比天天打游戏的前男友还低。
我气得几乎背过气去,问前男友:你背地里都是怎么刻苦用功的?
他反问我:谁说我背地里用功了?以我的天分,拿下专八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?
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,当时他的英语水平比我好出一大截,竟然是因为他们乐队里有个澳洲鼓手,这对“好基友”天天腻在一起。
他们打游戏用英语,讨论乐队业务用英语,写歌词用英语,谈人生谈理想还是用英语……
这就相当于,在我像肖申克一样,吭哧吭哧用勺子挖地道越狱的时候,他已经用炸药直接把牢房炸飞了。
如何面对失败?萨缪尔老师说过:
Ever tried. Ever failed. 尝试过。失败过。
No matter. Try Again. 没关系。再尝试。
Fail again. Fail better. 再失败。________
如果这是一道填空题,你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?大家很可能会给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译法:失败得像样些 VS 更失败。
这两种依法都有道理:我相信萨缪尔老师的本意是前者,而后者似乎更符合令人无奈的现实。
我们看过太多越挫越勇的鸡汤案例,只看到努力的重要,却忽略了fail better 背后的因果关系:better不是因为一直fail,而是因为找到了better way。
找不到better way的人,只能陷在尝试和失败的死循环里,困兽犹斗,最后被挫败感逼到角落里,永远放弃尝试。
然而,现在的小朋友学英语都那么“拽”
在英语听力启蒙方面,什么样的方式是better way或best way?
我身边的很多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:英语听力启蒙没有更好或最好的方案,只有最适合孩子的方案。
举个例子:
9岁的庭庭有个大学教授爸爸,企业高管妈妈。爸妈很重视她的英语启蒙,三年前给她选了国内一家知名的外教机构,进行听力启蒙。
庭庭学了半年,效果很不明显,经常听不懂上课内容,学到的内容也隔周就忘,完全找不到自信。
爸妈果断调整策略,给她重新选了个英语听力在线平台,让她每天自己学习20分钟,坚持了半年的“人机对话”。
去年,庭庭和成为访美学者的爸爸一起到了美国。美国学校寄来的英语能力测试结果显示,她的听力水平比其他技能明显高于其他技能,处于美国的早期中级水平。
▲庭庭的美国能力测试结果。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能拿到这个成绩是非常惊人的,即使是国内高中生,听力也不一定能达到这个水平。
现在,初步攻克听力难关的庭庭已经站在了英语学习的上坡路上:听懂是学习所有语言的第一步,一旦提高了听力理解水平,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就会水涨船高。
庭庭的故事告诉我们:英语听力启蒙比我们想象的简单得多,关键是找到合适而高效的方法,让孩子走对第一步:听到=听懂。
推荐阅读:
考生必看!四招征服小升初英语阅读理解
周末学习娱乐两不误,90%的教育专家都推荐的英语动画
读书郎家教圈,您的私人家教。